道里区教育资源网 
欢迎光临道里区教育资源网!您是第1281630个来到本站访客!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 联系我们
教研课程 Teaching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资源网负责人:赵国强
  • 24小时受理服务:
    156-4567-0007
  • 哈市道里区政府办公室
    哈尔滨市道里区教育局
    哈市道里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语文教研员——赵玺琴当前位置:首页>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教研员——赵玺琴
《观课议课----《徐悲鸿画马》》
  • 作者:赵玺琴
  • 单位:哈尔滨市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 发布时间:2016-08-14
  • 历史评价:
  • 点击量:2971  
本资源简介
以下是对【《观课议课----《徐悲鸿画马》》】的评论
    登录后评论
全部评论(21)
  • 评论人:杨士清

    2017-06-22

    徐悲鸿画马——赵老师话课,虽各属异类——但同属高者!

    回复
  • 评论人:沈晶

    2017-06-21

    周老师的这节语文课设计巧妙,以学生为主体,多种形式阅读,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感知人物特点,更便于学生理解。

    回复
  • 评论人:张超

    2017-06-21

    整节课都体现了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养成,让学生来主动驾驭课堂,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

    回复
    沈晶: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与引导者。
  • 评论人:李明月

    2017-06-21

    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学科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见,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在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徐悲鸿画马》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来体会徐悲鸿为了画好马而下的苦功夫,并且能够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徐悲鸿还会画什么样的马?”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本节课以“功到自然成”这个词为主线,教学线索非常清晰,教学过程非常有层次,是值得学习的好课。

    回复
  • 评论人:赵宁

    2017-06-20

    本节课以“功到自然成”为线索,围绕这一中心句展开。首先,在导入环节就让孩子们看徐悲鸿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徐大师的精妙之作,由此产生赞叹之情。在品读环节老师就把“功到自然成”提到学习日程中,然后逐层深入地带学生理解什么是“功”,怎么“做功”。2.3自然段就写了徐悲鸿的几方面努力。在品词析句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是需要付出的,是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的。在这种不断地学习中,再体会“自然成”就水到渠成了。最后,再学习徐悲鸿作品的高度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意识以及爱护国家财产和维护民族荣誉的精神。

    回复
  • 评论人:刘传刚

    2017-06-20

    本课的阅读教学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为了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采用由词到句感受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徐悲鸿的勤学苦练。

    回复
  • 评论人:杨建红

    2017-06-19

    周老师的这节语文课从品词析句到听说读写,课堂上的点点滴滴都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都在切实落实核心素养。多种形式读文,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巧妙,水到渠成。

    回复
  • 评论人:高淑宏

    2017-06-19

    通过读感悟到的东西,比老师传授出来的东西要实效得多,学生也乐此不疲,“书声琅琅”是一堂语文课的重要特征,朗读,一种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在这节课中,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美的语文课,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是一种灵动多姿的教学细节。我们的语文就需要把书读得有滋有味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是幸福的.

    回复
  • 评论人:姜微

    2017-06-19

    语文学习的过程也应当是一个追求幸福、体验幸福的过程。语文很重要,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这节课可以说是“功到自然成”语文味浓浓的课堂。

    回复
  • 评论人:魏艳杰

    2017-06-18

    词语教学是理解文本的基础,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指导阅读的方法突出,学生学会读文,学会理解。

    回复
  • 评论人:马影

    2017-06-18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学语习文”,尤其对于二年级低段的学生而言,词语教学更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周老师在本节课课中体现的就很好,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感知人物特点,更便于学生理解。

    回复
  • 评论人:曲莉莉

    2017-06-16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感受和学习徐悲鸿专心致志,刻苦努力的精神。在阅读教学中不仅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而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回复
  • 评论人:李正梅

    2017-06-1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的阅读教学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为了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采用由词到句感受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徐悲鸿的勤学苦练。

    回复
  • 评论人:徐颖

    2017-06-15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

    回复
  • 评论人:钟春雨

    2017-06-15

    虽然这节课我没有亲临课堂去听课,但是看着这篇教学设计使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位老师的设计语文味十足,从关键词“功到自然成”入手,品词、析句,引导学生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走进文本,进而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语言的积累,感悟了徐悲鸿专心致志、刻苦努力的精神。

    回复
  • 评论人:迟丽华

    2017-06-14

    周老师的这节语文课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从品词析句到听说读写,课堂上的点点滴滴都让学生如沐春风般意犹未尽。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

    回复
  • 评论人:王莉

    2017-06-14

    周老师的这节课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娓娓道来,又水到渠成地完成了预设教学目标。

    回复
  • 评论人:丁丽丽

    2017-06-13

    相信在这样的教学后学生自然会萌生一种对徐悲鸿的崇敬,对祖国的热爱,名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回复
  • 评论人:张影

    2017-06-13

    语文学科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见,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在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回复
  • 评论人:张影

    2017-06-1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的阅读教学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为了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采用由词到句感受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徐悲鸿的勤学苦练。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