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浴 报道
课题实验课是课题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课题实验目标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现的最有效的验证。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促进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红阳小学积极组织课题组教师参加2023年度优质“课题实验课”评选活动。课前,李海欧主任与课题组教师进行多次深入地研讨,从确定授课内容、课题实验课的活动安排,到观察量表的设计,再到观察员的观察点确立及记录与分析,给与授课教师及观察员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十月中下旬,课题组紧扣学校省课题《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的路径与策略研究》进行了实验课的教学与研讨活动。研究内容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为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资源,让劳动教育要素嵌人学科学习,让劳动教育指导融人学科实践活动,实现学科学习与劳动教育双丰收。课题组授课教师周莹莹在尊重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深人挖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资源,让其发挥劳动教育的应有价值。从朗读理解、积累运用、拓展实践等维度设计了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把学生带入色彩绚丽的秋天美景中,让情境因劳动而增值,让学习因劳动而发光,让发现学习因劳动而厚实,让课堂交流因劳动而多彩。
本次实验课参与数据采集的教师共有六人,分别从学生活动创设与开展的有效性、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教材二次开发及其效度三个观察点进行有针对性地采集和记录。观察教师曲仁第、刘洋、李轩、石鑫淼、徐成明、毕春风在研讨中思路敏捷、表述清晰,结合各自观察量表,基于数据分析,客观评价实验目标的达成情况及发现的新问题。
以课堂教学为重要载体,让课题研究落地有声,通过这次实验课让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要以研究者的视角审视日常课堂教学,以研究者的意识实施课堂教学,逐步形成教学研究常态化的工作模式,真正实现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红阳小学将继续在科研促教的道路上夯实基础,不断探索,引领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实现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的双向发展。